卡文迪西由氣生水
文/林雅凡 臺大化學系講師 從希臘哲人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以來,西方人有很長一 段時間相信:物質世界由「土、火、空 氣、水」這四種元素所組成。直到18世 紀,人們在化學實驗上累積足夠的技能 與分析方法後,方能推翻此一假設。 如果仔細觀察坊間礦泉水上的包 裝,有的會標示「H2O純水」,意味著 水是由氫(H)和氧(O)所組成的化 合物。這是否有點不可思議呢?氫和氧 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氣體,如何形成能 碰能觀的水? 這個問題的答案跟氫氣 的發現有關。 如今一般咸認英國科學家卡文狄西 (Henry Cavendish, 1731-1810 AD) 是氫元素的發現者;然而他卻不是史上 第一位發現、製備氫氣的人。西元16世 紀的瑞士醫生帕拉塞斯(Theophrastus Paracelsus, 1493-1531 AD)曾在將鐵 屑溶於稀硫酸的過程中, 發現有氣體
(也就是氫)釋出,他描述那情形:「空氣上升而像 風一樣溢散。」 一個世紀後, 旅居英法的瑞士籍醫生梅耶 (Turquet De Mayerne, 1573-1655 AD)重複帕拉塞 斯的實驗時,發現氫氣「可燃」的性質。西元1670 年間,英國科學家波以耳(Robert Boyle, 1627-1691 AD)嘗試收集氫氣,並進一步發現氫氣只有和其他 空氣混合時才可燃。 圖一 坊間所賣的純水,包裝上標有水的化學式H2O
排水集氣 雖然科學家早懂得製備氫氣,在18世紀以前, 卻沒有科學家能對氫氣的性質作精確的描述與分析。 為其帶來曙光的,正是英國貴族科學家亨利.卡文狄 西。西元1766年,卡文狄西將鐵、鋅、錫等金屬分別 與鹽酸與硫酸反應,發現都有氣體釋出。為了研究這 些實驗所釋放出來的氣體性質,卡文狄西嘗試以「排 水集氣法」收集它們。他發現,這三種金屬與足量的 各種酸作用,產生的氣體性質相同;不僅如此,使用 某種金屬實驗時,只要用量固定,且酸供量足夠,收 集到的氣體量便相同,與酸的種類、濃度無關。
卡文狄西估計出此氣體密度僅為空氣的9%,這 就是現在我們熟知的氫氣。從這些定量與定性的結果 來看,卡文狄西推斷「從不同種類金屬與酸製備出的 可燃氣體應為同一種物質。」不過因為卡文狄西信仰 當時流行的「燃素說」,對於「可燃氣體從何而來」並未能夠進一步解釋。什麼是燃素說 呢?十七世紀前後的人們大多認為: 「燃燒是一種分解過程,物質燃燒時 會釋放出燃素。金屬裡當然也含有燃 素,透過燃燒而釋放出來。」卡文狄 西於是認定這可燃的奇妙氣體是鋅、 鐵、錫的基本成分,在加入酸時被釋 放出來;甚至一度認定氫氣即為當時 所討論的燃素。只是,經由精確實驗 測定,發現氫氣雖輕,卻仍具備正質 量,這與當時對「燃素質量」的認知 不完全一致,也讓他對氫氣的研究陷 入膠著。
氧氣加入 對於氣體的研究,在當時社會蔚 為風潮。其中包括氧的製備與研究, 普里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 1733- 1804 AD)將氧命名為「脫去燃素的 空氣」。西元1 7 8 1 年, 普里斯特利 與其助手瓦爾提爾(John Warltire, 1725/6-1810 AD)利用電火花引爆 空氣和氫氣,發現反應後在瓶壁上有 露珠形成,且大量釋出熱;若秤量反 應後質量,則較反應前為少。他們認 為質量的減輕乃因反應後熱的溢失所 致。這個實驗引起了卡文狄西的興 趣,他認為實驗結果得到質量的減輕 應為實驗誤差,因為他並不相信熱具 備質量。 在好奇心與實事求是的精神驅使 下,卡文狄西除了重複普里斯特利的 實驗,更進一步以氧氣取代空氣,進 行相同的實驗,並精確記錄各成分體 積與重量的變化。他發現如果將壁上 露珠也列入計算,反應前後的質量便 相同。經由仔細的確認,他發現這些 露珠即是「水」。並經由精密量化實 驗,卡文狄西確認當氫與氧體積為二 比一時,能得到最大量的水。 前面提到,在卡文迪西的時代, 人們還相信水是四大元素之一,也相 信有燃素存在。因此,卡文迪西遷就 「燃素」與「水是元素」這兩個觀 念, 而對實驗結果做出如下詮釋: 「可燃氣體由燃素與水組成,『脫去 燃素的空氣』盜取水元素後,水自燃 素中脫離而釋出。」 圖二 卡文狄西用以收集氫氣的「排水集氣法」裝置。排水集氣法為17世紀一 位英國牧師黑爾斯
(S t e p h e n H a l e s , 1 6 6 7 - 1 7 6 1 ) 首先發明, 1 8 世紀普里斯特利做進一步改進。 聰明的瓦特 不過在這同時,蒸氣機的發明者 瓦特(James Watt, 1736-1819 AD) 早已猜想到「水在足夠熱量下,應會 轉換成其他氣體」。普里斯特利得知 卡文狄西的實驗結果後,再重複相同 實驗,結果與卡文狄西一致,納悶之 餘找瓦特切磋討論。瓦特結合過去自 己合理的懷疑,提供這相同的實驗結 果截然不同的註解:「水由『脫去燃 素空氣』與『可燃氣體』所組成。」 1782 年, 拉瓦節(Antoine - LaurentdeLavoisier, 1743 - 1794 AD)再度進行此實驗,並進一步將 水蒸汽分解成氫與氧,再根據他提出 的新化學觀念,判斷「水不是元素, 而是氫和氧結合的化合物」。拉瓦節 並將過去稱為「可燃空氣」的氫氣, 更名為「Hydrogen」,意思是「生成 水的」。這才終結兩千多年來,人們 把水視為元素的迷思。 事後觀之, 究竟誰才配得這頂 「揭示真理」的桂冠?是做出美麗實 驗,卻扼腕於無法提出有新意之解釋 的卡文狄西?還是僅以創意脫穎而出 的瓦特?抑或是集此系列實驗於大成 的拉瓦節?直到如今,這仍是一個頗 具爭議性的問題。這未曾停止辯論的 議題,一方面啟迪了我們:先鋒者的 競爭固然促成知識的演進,但真理終 能全然被闡明,卻不僅歸功於個人的 智慧,也應考慮整個時代科學家的努 力累積。另一方面,卡文狄西的實驗 也的確展現了化學的美學典範之一: 觀察詳實,計量精確。 回顧這段科學史,可以發現人們 最初對世界萬物的假設,或許會在下 一刻被推翻,但卻不會僅因如此,而 讓過去的努力變得毫無價值。卡文迪 西未能跨越燃素說,對自己的實驗提 出符合新科學潮流的解釋,但他的實 驗卻是將亞里斯多德的四元素論送進 棺墓,釘上了最後一根釘子。從那裡 拉瓦節看見了帷幕揭開的一角,與新 世代化學的微光。
國中理化實驗設計學習模組
文/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蕭次融 壹、前言 許多國中生常覺得理化很深奧不容易懂,而有排斥學習理化的想 法。因此如何引起學生學習理化的動機,成為許多教師需要設法克服的 課題。許多從事科學教育的專家學者認為若能將理化實驗帶進教室,利 用日常生活周邊的簡易器材,讓學生能在教室內親自動手操作實驗,從 「做中學」,甚至在「玩中學」,如此比較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 進而提高學習效果。 本文所設計的酸鹼實驗模組,其實施流程是先由教師演示活動一 的「酸與鹼以及其指示劑」以及附件的「神奇的五個杯子」等實驗,以 期由多樣的顏色變化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後讓學生動手做實驗。如此學 生會更清楚地學習到酸與鹼的概念,因為百聞不如一見,而百見不如一 試。在學生有了酸與鹼的基本概念後,以「化學尋寶」(未知溶液的分 析)的方式,由同組的學生互相討論,自行設計實驗步驟,培養其創 意,進而解決問題。
貳、學習目標 一、學習酸鹼指示劑的呈色
二、學習酸與鹼中和的概念
三、瞭解混和指示劑的呈色
四、自我發展設計創意實驗
參、活動流程
圖一 活動流程
肆、本模組的規劃特色 一、 取材生活化,設計趣味 化,讓學生做中學、玩中 學。
二、 時間4小時,各活動單元可 單獨施行,也可視教學時 間組合施行。 活動一 酸鹼指示劑
一.酸鹼指示劑的顏色
(226,3a,3b,3c,4e,4f)
目的
學習酸鹼指示劑在酸性溶液 與鹼性溶液中,所呈現的顏色。
器材
透明塑膠杯 2個
鹽酸(1M) 1瓶
點滴盤或調色盤(白色) 1張
氫氧化鈉(1M) 1瓶
面紙 1包
酚紅(0.04﹪) 1瓶
咖啡棒 4支
酚紅(0.04﹪) 1瓶
H2O(100 mL) 1瓶
甲基紅(0.04﹪) 1瓶
溴瑞香草酚藍(0.04﹪) 1瓶
註:
以上試劑均裝於5 mL的點滴瓶
實驗步驟
1.在點滴盤(或水彩畫用的調色 盤)上,每相隔約2公分的三 地方,各滴下1滴溴瑞香草 藍。
2. 在最左邊的溴瑞香草酚藍上,滴下1滴氫氧化鈉溶液後,用咖啡棒攪拌均勻,觀察並紀錄顏色的改變。(記錄如下表中的「藍色」)
3. 同樣操作,在最右邊的那一滴溴瑞香草酚藍上,滴下一滴鹽酸後,用咖啡棒攪拌均勻,觀察並紀錄顏色的變化。
4. 比較在點滴盤上,三個點的顏色。
5. 用面紙擦掉點滴盤上的溶液後,滴下蒸餾水數滴,用咖啡棒在原來的三個點上擦一擦點滴盤,然後用面紙擦乾點滴盤與咖啡棒。如此可以洗乾淨點滴盤與咖啡棒,供下一個實驗用。
6. 同上步驟,但改用其他指示劑,例如酚紅、酚紅、甲基紅,結果如何?
7. 將所有觀察到的顏色寫在下面的表格內。 整理
將上面實驗結果(顏色), 寫在下面的表格內。 想一想
1.如何辨別一杯未知水溶液是酸性或鹼性? (226-3a、3b、4c)
2.紫色高麗菜(紫甘藍),在不同酸鹼度的溶液中,會顯現不同的顏色。
(226-3a、3b、3c) 想一想,若在紫色高麗菜中, 滴入食醋數滴會呈什麼顏色?
二`自製酸鹼指示劑(226-3b)
器材
紫甘藍(紫色高麗菜)、茶壺(如圖2過濾式的泡茶器)、茶杯、畫圖用紙。 步驟
1.紫甘藍(紫色高麗菜)數葉,用手撕成小片放入茶壺(最好使用如圖2的過濾式茶壺)後,倒入滾燙的熱水。
2.冷後過濾即得紫色的菜汁,可做為酸鹼指示劑。
3.取濾紙(濾咖啡用的)或畫圖用紙,剪成0.7×40 mm長條,浸泡於紫甘藍汁數分鐘後取出,於紙巾上,移入冰箱(註)涼乾(數天),即成酸鹼試紙。 註: 紫甘藍汁也是食品,溫度高容易長霉,而且變黃。若要保存紫甘藍汁,加一點食醋使其變成酸性的紅色,倒入瓶子加蓋後保存於冰箱。使用時,加點氨水或小蘇打,使其變成中性的紫色溶液。
圖二 用泡茶器萃取紫甘藍汁 三`紫甘藍彩虹(226-3a`3b`3c)
器材
食醋、氨水、小蘇打粉、小茶喝飲壺、透明茶杯(7個)、料用吸管(數支) 步驟
1.將上一實驗所得紫甘藍汁,適當地沖稀後平分於6個透明茶杯(每一杯約50 mL),並標號1-6。
2.在第1杯滴入食醋數滴(用點滴吸管或自製吸管,見註),則見溶液變為紅色。將第1杯的紅色溶液倒一點(約2 mL)於第2杯,搖搖 杯子,即見第2杯呈粉紅色 。
3.取一點點(約10 mg)的小蘇打粉,放入第5杯,搖一搖杯子,則見混濁的綠色溶液,靜置一會兒溶液變成澄清的綠色溶液,而杯底有未溶的小蘇打沉澱。將綠色的澄清溶液倒入另一個茶杯。
4.將第5杯的澄清綠色溶液倒一點(約1 mL)於第4杯,搖一搖杯子,均勻後得藍色溶液。
5.於第6杯滴入氨水約0.5 mL,初見溶液呈現綠色,但放置一會兒,溶液變成黃色。 以上操作即可得六杯不同顏色的溶液,依序為紅、粉紅、紫、藍、綠、黃,也就是說紫甘藍汁,依溶液的酸鹼度呈現不同的六個顏色。之外,想一想,飯店的大廚師炒出來的青菜綠油油的,有人說那是因為大廚師放了一點點小蘇打的緣故,信不信?不妨自已試一試。 註:自製滴管 取一支喝飲料用的吸管,用打火機火焰溫熱一下吸管的一端,見其軟化了就取出,在桌上用打火機的側面壓一下,即得一支一端封閉的吸管,可當做點滴吸管使用。
活動二 酸鹼中和
目的
學習酸鹼中和(226-3a、3b、3c、4a、4e、4g) 器材
同活動一 實驗步驟
1.在點滴盤上,滴下1滴氫氧鈉,在其上滴下1滴溴瑞香草酚藍指示劑,用咖啡棒攪拌均勻,觀察顏色的改變。
2.在步驟1的溶液上,滴入1滴鹽酸後,用咖啡棒攪拌均勻,觀察顏色是否改變?再滴入1滴鹽酸,結果如何?
3.在步驟2的溶液中,再滴入1滴氫氧化鈉後,用咖啡棒攪拌均勻,觀察顏色是否改變?再滴入1滴氫氧化鈉,結果如何?
4.重複步驟2與3,所看到的現象如何?
5.重複步驟1-4,但改用其他的酸鹼指示劑,結果如何? 補充說明
1.酸的特性是溶液中的氫離子H+,而其濃度可用符號〔H+〕表示。
2.鹼的特性是溶液中的氫氧離子OH-,其濃度可用符號〔 OH-〕表示。
3.一種水溶液是酸性或鹼性,要看其 H+與 H- 的濃度:
酸性:〔 H+ 〕>〔OH- 〕
中性: 〔H+ 〕=〔 OH-〕
鹼性: 〔H+ 〕<〔 OH- 〕
4.溶液中的H+與加入的OH- 反應,稱為中和。
H+(aa)+OH-(aa)→H1O(2) 5.溶液酸鹼度可用pH值來表示。pH值愈小,酸性愈 大;pH值愈大,鹼性愈大。pH值可以0-15,但一般都在
1-14。pH值等於7表中性,小於7是酸性,大於7是鹼性。
6.酸或鹼的「量」,分別可用其《濃度N》與《體積V》的乘積來表示,因此中和時:NaVa=NbVb
式中
Na= 酸的濃度
Va= 酸的體積
Nb= 鹼的濃度 Vb= 鹼的體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