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Schaubcylindrichnus生痕化石化學分析與生成環境探討

科展類別

臺灣國際科展作品

屆次

2019年

科別

地球與環境科學

得獎情形

四等獎

學校名稱

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

指導老師

Ludvig Lowemark;謝莉芬

作者

楊皓勛;韓祥宇

關鍵字

Schaubcylindrichnus,生痕化石,化學分析

摘要或動機

根據在北海岸地質考察所觀察到生痕化石種類分布,大部分生痕化石生成於濱海帶,可以推測大寮層及南港層在尚未抬升時,沉積於濱海帶的砂層沉積。另外,石底層雖然同為海相,但屬於海退時期,生物活動區域相對於海進時期較為深,因此生痕化石數量較少。將地質考察採集到Schaubcylindrichnus進行初步的外形觀察,推測其為S.coronus型態以及S.formosus型態,並將Schaubcylindrichnus與Ophiomorpha製成薄片進行比較,發現Schaubcylindrichnus與Ophiomorpha都是由石英與有機物組成,但Schaubcylindrichnus的顆粒比Ophiomorpha小且較為密集,而在Schaubcylindrichnus與Ophiomorpha中,管壁中與管壁內外的有機物含量有明顯差異,Schaubcylindrichnus管壁中的有機物較管壁內外少,而Ophiomorpha管壁中比較多,且可以發現大塊有機物包裹數塊石英的壁襯結構。

Schaubcylindrichnus生痕化石化學分析與生成環境探討

Adobe Reader(Pdf)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