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宜蘭外海條狀雨帶成因探討

科展類別

臺灣國際科展作品

屆次

2013年

科別

地球科學

得獎情形

一等獎

學校名稱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指導老師

葉昭松,周仲島

作者

陳奕慈,林昱曦

關鍵字

條狀雨帶,幅合量,熱通量

摘要或動機

觀察逐時雷達迴波圖之後,我們發現冬末春初時節,從傍晚到凌晨這段時間,在宜蘭外海是一條狀雨帶的「好發期」,這條狀雨帶並非由鋒面或其他已知的天氣系統引起,故我們想研究這條狀雨帶強度與其氣候環境間的關係。前人的研究中,並沒有研究宜蘭外海的條狀雨帶,不過,從其他研究類似的條狀雨帶的參考資料中,我們發現大部分的研究認定條狀雨帶的成因,都是由風場輻合所引起,因此,我們想研究是否還有其他促使條狀雨帶形成的原因。先定義出條狀雨帶常出現的範圍,挑出有出現條狀雨帶的時數,並利用軟體Extract Color擷取每ㄧ張圖片中條狀雨帶的像素,藉此將範圍中的回波訊號量化。整理向中央氣象局收集來的氣象資料(風向、風速、氣溫、海溫),與回波訊號的量化數據做對照。結果我們發現,以風的輻合輻散來看,當風的輻合量愈大時,此雨帶也愈明顯;以溫差來看,海溫與氣溫的溫差愈大,此雨帶愈明顯。

宜蘭外海條狀雨帶成因探討

Adobe Reader(Pdf)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