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利用佛手瓜的卷鬚探討向觸性的原理。本研究大致分為兩部份,一方面我們在卷鬚中發現了含量極為豐富的構造,此一螺旋狀構造分布於維管束中,且用雙縮?詴劑檢測後發現其含有蛋白質,且不具有運輸水分的功能;並發現此一構造的分布疏密,會影響到螺旋內側外側以及切割後片段泡溫水的彎曲方向。此外,在進行卷鬚蛋白質電泳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使用含尿素的緩衝液萃取蛋白質的效果最佳,1克的卷鬚乾重約可萃取到5毫克的蛋白質,且蛋白質總量會隨著卷鬚的成熟而遞減。利用軟體比對及質譜分析八個蛋白質點,得知此八點的蛋白質為:malate dehydrogenase, oxygen-evolving enhancer protein 1, oxyen-evolving enhancer protein 2, calreticulin, peroxidase, stromal 70 kDa heat shock-related protein, and AP2/ERF and B3 domain-containing transcription repressor。由此可知,向觸性為植物經過一連串訊號傳遞後,對外界刺激的順應。
「為配合國家發展委員會「推動ODF-CNS15251為政府為文件標準格式實施計畫」,以及
提供使用者有文書軟體選擇的權利,本館檔案下載部分文件將公布ODF開放文件格式,
免費開源軟體可至LibreOffice下載安裝使用,或依貴慣用的軟體開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