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空氣"霧"染

科展類別

全國中小學科展

屆次

第47屆--民國96年

科別

生物及地球科學科

得獎情形

第三名

學校名稱

桃園縣立新屋國民中學

指導老師

彭燕鈴、詹智傑

作者

魏良憲、古浩瑋、謝鎮鴻

關鍵字

相對濕度、空氣污染指標、懸浮微粒

摘要或動機

霧的形成與空氣中的濕度、凝結核有關。為了瞭解霧的成因,我們取得特定氣象站1996 至2005年的10年氣象資料及環保署網站的空氣品質監測數據,整理與分析資料後發現:
\r
一、空氣品質不佳時(空氣污染指標值或懸浮微粒值較高),隔日產生霧的時間點較早。
\r
二、當濕度接近飽和且空氣品質不佳時,霧的濃度增加,能見度較低。
\r
在資料分析後,我們自製一觀霧箱,模擬與觀察霧產生的條件,發現霧產生與水汽量有關,溫度越高越不易飽和。若水汽達到飽和時,加入污染粒子SO2、CO2、O3\r
皆會加快霧產生的速度,但比較SO2、CO2、O3 之間產霧的速度並無差異。

空氣"霧"染

Adobe Reader(Pdf)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