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山的火成岩屬於約八百萬年前北部中新世角板火山活動期之產物。其玄武岩覆蓋在南莊層的上部,並同時有柱狀玄武岩和塔狀玄武岩這兩種產狀,前者並為全台所獨有;終於在歷經一年後,我們解開了塔狀玄武岩的成因之謎,並發現「差異侵蝕」是主因。強烈的火山活動後,此地即全面進入海進時期,桂竹林層開始沉積,並在火成岩內的氣孔及裂隙形成豐富的次生礦物,其中含二氧化錳的文石只有本地才出產。約民國七十八年前後,此地因屬建築工地而被開挖,目前雖已面目全非,但我們還是盡全力為這塊寶地建立基本檔案,並即將在今年的暑假將它列為三峽免費旅遊公車的一個參觀景點。另外,我們還比較了長壽山和鄰近四個火成岩出產地〈其中三處屬新發現〉的玄武岩及次生礦物。
「為配合國家發展委員會「推動ODF-CNS15251為政府為文件標準格式實施計畫」,以及
提供使用者有文書軟體選擇的權利,本館檔案下載部分文件將公布ODF開放文件格式,
免費開源軟體可至LibreOffice下載安裝使用,或依貴慣用的軟體開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