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棨教授所細著的「台灣省通志地理篇」中對新社河階群有概括性的敘述,將之分為 LH 面:水井子台地, LT1面:七分階地,LT2:十分、上位金星面、公荖坪階地,LT3面:仙塘坪、下位金星面階地,LT4面:大南階地,LT5:水底寮階地,FT1 面:永居湖(月湖)、南眉階地,FT2面:下水底寮階地,FT3面:土牛階地。古兆禎( 1963 )在「台灣西北台地空照地質學的研究」中認為木河階群有六個紅土台地(LHS1~6 ) ,三個非紅土台地( NHS1~3 ) , 並假設有一條新社斷層通過河階群西部,造成水井子與大南面間陡流的斷崖,但是否為斷崖,還需找尋地形上的證據。本研究乃針對研究區內下列各點試加探討。(一)新社河階群的範圍如何,有何重要的地質構造背景?(二)新社河階群可分那幾階,各階界限如何劃分,海拔高度、比高及面積如伺?(三)由剖面圖觀之,各階地坡度有何差異?(四)各階地土壤粒度如何?屬何類型土壤?粒度大小和階面位置高低、上游或下游,同一剖面土層的深淺關係如何?(五)各階地剖面構成的物質如何?依此分類,各階坎應屬何種河階?(六)將新社河階群的諸地形特徵與大溪河階群做一比較,有何基本的異同點?如何造成的?
「為配合國家發展委員會「推動ODF-CNS15251為政府為文件標準格式實施計畫」,以及
提供使用者有文書軟體選擇的權利,本館檔案下載部分文件將公布ODF開放文件格式,
免費開源軟體可至LibreOffice下載安裝使用,或依貴慣用的軟體開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