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中理化課本中,我們所學到的─《電流和磁的關係》,我們都知道「當電磁靠近金屬時,金屬內的磁場會發生變化,此時金屬會有『電流』的產生,進而使檢流計的指針發生偏轉,英國科學家法拉第在1831 年,將這個現象稱為─『感應電流』」。因此我們選擇銅、鋁兩種金屬管探討不同強度的磁鐵在金屬管中作自由落體時感應電流與磁鐵落下速度的變化關係。在本研究中,我們首先要找出能準確測量磁鐵從金屬管落下的時間的裝置,於是我們利用數位相機、放大鏡、馬錶設計了「同步攝影法」,來改善手按測量的不準確。藉由電腦的影像分析,在不同厚度(1.55、3.10 ㎜)與不同金屬管(銅、鋁)的研究發現以厚銅金屬管的效果最佳,此現象應與感應電流的大小與金屬材質的電阻大小成反比有關。在不同厚度的金屬管中改變磁鐵磁場強度的實驗發現薄金屬管在磁鐵磁場強度約為5000 高斯及厚金屬管磁鐵磁場強度約為3000 高斯時鐵落下的速度為等速度運動。其次在將金屬管切割成有缺口的實驗中,我們發現感應電流的現象依然存在,這現象顯示在金屬管中的感應電流不是沿著圓形的管子而形成,而是當磁鐵靠近金屬管時,在金屬管的管壁間可以形成無數連續的小「渦電流」,這無數的小渦電流在管壁內產生無數感應磁場形成「磁阻」用來抵抗磁鐵的下降。最後利用磁鐵、鋁管、定滑輪、砝碼組及投影片捲成的電梯設計「磁浮升降梯」、「磁緩衝機」可以在沒有電力的情況下將升降梯的速度控制在0.18 公尺/秒的安全速度,及磁緩衝機的設計可使蛋由4 公尺高落下卻完好如初不會破裂。
「為配合國家發展委員會「推動ODF-CNS15251為政府為文件標準格式實施計畫」,以及
提供使用者有文書軟體選擇的權利,本館檔案下載部分文件將公布ODF開放文件格式,
免費開源軟體可至LibreOffice下載安裝使用,或依貴慣用的軟體開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