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生物及地球科學科

魚也可以很聰明—探討孔雀魚的學習能力

以多種方法確定孔雀魚能夠形成記憶,並利用學習能力來跟魚玩遊戲。本實驗判定學習\r能力的好壞,是以新記憶形成所需的時間,和記憶維持天數作為依據。實驗結果發現,確定\r孔雀魚擁有為時數天的記憶能力,且訓練...

談蛹色變!--探討無尾鳳蝶(Papiliodemoleus)與台灣紋白蝶(Pieris canidia)蝶蛹顏色??

一般人甚至部份科學家以為,無尾鳳蝶(Papiliodemoleus)與台灣文白蝶(Pieriscanidia(Sparrmanm,1798)蝶蛹顏色與環境背景色,有必然關係!根據本組研究發現-無尾鳳蝶...

做ㄧ個能輕易測得地球半徑的人--利用太陽光求地球半徑

在校園中,利用光的直進性、重力及連通管原理,設計出一套器材,利用兩支可伸縮活動的塑膠桿及一根中間穿了洞的木桿,使用尼龍繩垂吊一個500公克的鉛垂來設計出絕對的垂直,在鉛垂底下擺一塊一公尺長、厚一公分的...

神祕的拉扯──漩渦與漩渦現象的探討

高雄的旗津海域每年都傳出溺水意外,自80年至96年6月在旗津海域發生意外溺斃死亡的就有92人。大家都說旗津有很多的漩渦暗流。因此,我們決定將小學六年級所研究漩渦的結構,再加深推廣,尤其是針對漩渦及反漩...

不同磁極磁場對酵母菌發酵作用的影響

在地球歷史中,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地球磁場倒轉。當地球磁場方向倒轉時,大量生\r物因此死亡,部分海洋生物因而絕種,似乎地球磁場會影響到地球上的生物的活動(文獻一)。\r於是我們利用這個機會,探討磁場對...

海洋密度流之探討

本研究利用簡易器材自製實驗裝置,模擬海洋中的密度流現象。實驗\r方法為配製濃度或溫度不同之鹽水,模擬不同密度之海水,使用自製裝置\r觀察它們在接觸時所產生的交互運動,並比較溫度、鹽度差異及旋轉效應\r...

溼地的勇士-海茄苳呼吸根與抗鹽逆境之研究

本研究觀察海茄苳四種呼吸根在形態學上的異同,並以顯微鏡觀察四種呼吸根的構造,\r推論四種呼吸根的功能:出水呼吸根為露出土面吸收大氣中的氣體;纜狀根為支持植物本體\r及運送由出水呼吸根吸收之氣體至植物本...

大戰黑金剛--小黑蚊追追追

小黑蚊又稱黑金剛,被叮咬後的癢痛使大家都深受其苦。小黑蚊不同於蚊子,是\r屬於雙翅目蛺蠓科之衛生昆蟲。為了找出大戰黑金剛的策略,先利用問卷調查後\r找出不同方式來對抗小黑蚊。校園中小黑蚊密度調查比較各...

“螂”來了-螳螂的型態比較與行為探索

寬腹螳螂、薄翅螳螂及大螳螂棲息環境多為草叢或灌木,常將卵囊產在植物的莖上。前\r足、翅膀、頭部、胸部與卵囊等型態上的差異,可用來分辨螳螂的種類及性別。螳螂具有雙\r眼視覺的複眼會隨著光線改變顏色。螳螂...

幾何高手-探討姬胡麻斑捲葉象鼻蟲之『搖籃』數學規律

本研究觀察了姬胡麻斑捲葉象鼻蟲如何的進行捲葉,包括了選葉、戳洞、切割、\r整脈、摺尾、捲葉、產卵、抱壓、封口、重複抱壓與封口、收尾等過程,得知姬胡\r麻斑捲葉象鼻蟲將卵產在捲葉內,幼蟲以捲葉中的葉片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