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環境學科

以自製光譜儀進行優養化程度評估之探討

本研究利用優養化評估方法─卡爾森指標,以測量總磷、葉綠素、透明度之值評估校園內四個不同水體的優養化程度,並輔以氨氮及溶氧度(DO)進行判斷,並嘗試使用自製光譜儀對水樣進行吸收度之觀察,未能找出其吸收度...

穿針凝水—利用針尖除溼集水

本研究藉由仿生沐霧甲蟲,利用物理方法設計針尖除濕器,探討不同種類針尖、不同針尖長度與其除濕能力的關係,並將設計的除濕器與市售除濕劑的比較。研究結果發現當在相對濕度為99.9%時,使用針灸針當作針尖,除...

千金難買藻紙道-絲藻再生紙的製作與性質分析探討

本研究的主題是絲藻(Rhizoclonium sp.)再生紙的製作。因製紙原料取材自樹木,導致資源消耗及環境破壞,同時台灣魚塭中的絲藻也對環境及人類生活有許多負面影響,因此以環境保護為目的,我們設計了...

吹的涼涼、省的多多

由於近年來,氣候的變化變非常不穩定且極端化,為了能研究出兼具節能與環保的降溫設備,此研究整合了冷凍空調原理、電子學實習、3D列印機與網路上的相關資訊,利用蒸發冷卻特性當作水冷式風扇的基礎,僅須消耗風扇...

砷汙染終結者:中藥砷汙染的生物感測器與螯合器

背景:政府以ICP-MS檢驗海關抽樣中藥材的砷汙染,耗資費時,民眾沒有工具可以預防砷中毒。目的:開發解決砷汙染的快篩和過濾工具。方法: 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將E. coli開發為: (1)產生螢光蛋白...

「莓」你不行-果蠅模式探討莓類萃取物對於奈米銀造成的細胞毒性抑制研究

現今人們利用奈米銀的殺菌功力,然而奈米銀粒子的毒性卻可能引發氧化壓力、細胞凋亡、DNA損傷,甚至死亡。為此,我們利用生活中常見的莓果類,如藍莓內所含的Pterostilbene(紫檀芪)、葡萄內所含的...

川流不襲-減少河川侵蝕工法之研究及效用

本實驗模擬三峽河秀川地區,比例1:40。使用循環系統及壓克力河道進行模擬。河床為單一粒徑細粒,河岸為混合粒徑粗粒。實驗一探討裸露、消波塊(一)、消波塊(二)、鐵絲工法及竹簍工法等五種狀況在33.3cm...

滅蚊-八陣圖

世界衛生組織WHO預估每年的登革熱病例約在5,000萬至1億人次,而且在過去50年來成長30倍。人口密度高的亞洲占全球總病例的70%,非洲約16%,美洲約14%。疫情嚴重的地區包括中南美洲、東南亞及印...

不可能的暖咖效應

環境汙染一直是全球關注的問題,而本研究是基於冬天時,常會看到同學拿著暖暖包取暖,如此使用頻繁且不可重複使用的暖暖包是否會造成環境上的負擔呢?透過本研究希望能將資源再利用的咖啡渣,用來取代暖暖包內容物-...

遠離「塑」命-海需要開發淡菜足絲

近年來馬祖海漂垃圾及廢水污染的問題日益嚴重,對自然海景與生態環境的破壞力不容小覷,於是我們欲找尋替代物減輕對環境的傷害。馬祖餐桌上必有的美食-淡菜,食用前總把不可食用的強韌「足絲」剔除,我們由此天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