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尋找綠色替代能源,科學家早在1970年就發明出微生物燃料電池(microbial fuel cells, MFCs),將微生物當作催化劑應用在燃料電池中(Suzuki,1976)。人體每天都會大量排出含有有機物質的尿液,容易取得且適合用來作為MFC的基質,若同時能在尿斗中找到具有較高產電效率的微生物,即可達到廁所能源自給化的效益。在本實驗中,我們取用尿斗底部尿液做離心,並圖盤培養,挑選出四種微生物與陰溝腸桿菌(Enterobacter cloacae),將其分別定量並移植至對應體積液態LB,並待其OD值成長至0.5,再透過簡易MFC進行電壓比較。經數據比較,我們發現a菌與b有最高及次高的平均電壓。近幾年微生物燃料電池研究大部分以混菌為主,所以最後篩選出其中這兩種微生物,作為往後自創三槽MFC實驗的菌種。而自創三槽MFC是透過改良傳統反應槽的結構來克服電子傳遞效率的問題,希望能設計出實際應用於廁所中的微生物燃料電池。
「為配合國家發展委員會「推動ODF-CNS15251為政府為文件標準格式實施計畫」,以及 提供使用者有文書軟體選擇的權利,本館檔案下載部分文件將公布ODF開放文件格式, 免費開源軟體可至LibreOffice 下載安裝使用,或依貴慣用的軟體開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