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科學研習月刊47-7
文/黃敏晃 臺大數學系退休教授 呂玉英 臺北市芝山國小退休教師 許文化 臺北市石碑國小退休教師 前言 從小學高年級往上,數學是中小學各年級眾多學科中最被厭惡的科目之一。原因有點複雜,本文的目的不在分...
資料來源:科學研習月刊42-7
蔡文景 一、奇妙的數 底下的算式都具有規律性,請利用這個規律寫出答案: 二、問題出在哪裡? 甲、64=65? 甲圖是一個8X8的正方形,面積為64平方單位,我們將它分割成如下的四塊,兩塊全等的直角三...
文/張宮明 每一位數學教師都有想要帶學生做科展的經驗,這篇文章就是要分享筆者多年來帶領高中生從事專題研究進而形成科展作品的過程。內容將以實際的例子呈現,並盡可能將艱澀的數學論證過程省略,但仍維持應有...
資料來源:科學研習月刊50-5
文/黃敏晃 台大數學系退休教教授 圖/高文麒 圖1 杏花(左)、桃花組合圖 1.植物特性 每年暑假期間,筆者都會到昆山 小住一段時間。昆山市位於上海和蘇州 兩市之間(幾年前,我曾坐過一班火 車,從上...
資料來源:58-04
文/陳佩雯、呂玉環、程詩婷、顏慈瑤、蘇萬生 圖/陳佩雯、程詩婷 要讓學生的思考可見,教學設計需從探究開始 科學素養即是「探究與實作」 科學的靈感,絕不是坐等可以等來的。如果說,科學上的發現有什麼偶然...
文/游森棚 一個島上有綠色、棕色、黑色三種變色龍各 15, 25, 60 隻。生物學家發現當兩隻不同顏色的變色龍相遇時,這兩隻會同時變成第三種顏色。 1. 一名生物數學家研究這個現象後,斷定這100...
資料來源:科學研習月刊43-3
文/陳鳳如 一、如何讓數學變得好玩些? 數學,真的非讓人頭痛不可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其實數學的學習可以像遊戲、可以是一個又一個充滿探險、驚奇的故事,或是一張圖片、一幅漫畫、 一個活動,也可以是...
文/李柏翰,江政龍,蘇萬生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主導研發的《蠟燭燃燒機密解碼》,參加國家晶片系統設計中心舉辦的「2017年MorSensor無線感測積木創意應用設計競賽」,獲得銅牌大獎,成績斐然;蠟燭...
文/黃敏晃 台大數學系退休教授 攝影/陳淳廉、任明芬 1.對稱不對稱 有些朋友知道筆者左腳踝受過傷,行動不便。即使拄著拐杖,還是不利遠行(走路超過半小時,腳踝就會痛)。 故在台大校區附近,我總是騎著...
資料來源:科學研習月刊46-5
文/ 黃敏晃/台大數學系退休 戴寶蓮/北市民生國小退休 1.武功陣法 河南嵩山少林寺號稱中國武功的聖地,寺裡的僧眾在念(佛)經,修心養性之外,也修練武功,健體強身。由於寺處山林之中,毋需如市鎮地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