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科學研習月刊49-7
文/鄭煜彬 臺大醫院皮膚科醫師 一、前言 自古以來,蛞蝓就是一種充滿神祕感的動物。很多人認為蛞蝓是把殼脫掉的蝸牛,因此稱牠為「無殼蝸牛」。有些人發現灑鹽好像會讓蛞蝓溶解,而且蛞蝓爬行時,彷彿會分泌無...
資料來源:科學研習月刊41-8
文/鄭森松、張上鎮 現代人越是生活忙碌,越是注重休閒生活的品質。對於休閒生活的方式,有人選擇出國渡假、增廣見聞;有人選擇在家好好的補眠,然而有更多的人選擇到森林中遊樂。森林中的樹木,除了具有調節環境...
資料來源:科學研習月刊41-7
池文傑 臺灣的候鳥 臺灣本島處於太平洋西岸花彩列嶼島的中央位置,正好位在東亞候鳥遷徙路徑上,加上具有多樣化適宜棲地提供不同候鳥賴以生息,遂成為成千上萬的候烏南遷北返時之中問驛站或目的候地。臺灣的候鳥...
資料來源:生活研習月刊46-2
國立台灣博物館前植物學組組長 鄭元春 還記得四十幾年前,頭一次在「博物」課本一接觸到「蕨類植物」的時候,看到書上繪製的黑白圖片,覺得十分熟悉而親切!因為教材上所畫的,跟自己腦海裏的印象幾乎一模一樣。...
資料來源:科學研習月刊42-1
李季篤 『瓢蟲』嬌小可愛的體型、美麗鮮豔外表 及變化多端的型態,長久以來一直廣受同 學們喜愛, 是校園內最受歡迎的昆蟲之 一,因頭上有短小觸角、亮麗的外表,走 起路來像似小碎步,小小步卻又相當快 速...
資料來源:科學研習月刊45-8
黃壁祈、陳世煌、張永達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 鄭淑文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推廣組 臺灣四周環海,所以每到炎炎夏日,不論墾丁、花東海岸、東北角海岸、北海岸等地戲水人潮不斷, 但是在戲水之餘,很少...
資料來源:科學研習月刊43-6
黃阿修 青澀少年總是好勇鬥狠血氣方剛,衝動起來就像好鬥的「鬥魚」一般。不過雄鬥魚在當爸爸之後那種竭盡心力呵護小魚的模樣,卻可能是我們人類所謂的「新好男人」所不及的。蓋斑鬥魚就是我們從「古惑仔」觀察到...
圖/文 蘇盛雄 一、概說: 在動物界中,種類最多、數量最大、分布最廣的就是「節肢動物」(圖一),幾乎可以說,牠們是隨時可以看到的一類動物,無論是海洋裡(圖二)、淡水域、陸地上、土壤中、沙漠甚至連動植...
唐清良/陳建志 台灣擁有珍貴的蝴蝶資源,藉由飼養及觀察不但可教育民眾有關蝴蝶的知識,且可培養民眾珍惜白然的情操,同時可藉飼養活動建立蝴蝶基本資料。(圖一) 飼養蝴蝶雖有實際科學及教育意義,但仍應該在...
資料來源:科學研習月刊50-2
文/鄭煜彬 臺大醫院皮膚部 新蛸亞綱中的八腕總目(Octopodiformes) 是一群擁有八支腕(arms)的頭足綱動物。其中的章魚目(Octopoda) 有很多我們相當熟悉的物種,尤其是章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