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過像紙一樣薄,可以捲曲甚至折疊的電池嗎?有了這種紙電池,任何產品上的標籤都能變成互動式的。在不久的將來,商家便可利用這項新技術推出更加新穎的廣告,如在產品包裝上加LED裝飾、播放廣告主題曲等。
薄薄的一片紙電池也可與IC卡結合,豐富其應用功能。加人電池的IC門禁卡或門票,可具備防偽功能,甚至可發出聲音,指引持有者在電影院中對號人座。或者IC卡可增設顯示面板,甚至可以完全改裝成電子記事本等產品。
目前時下的電子書主要元件為液晶顯示面板,有了紙電池,廠商將可以結合薄膜可撓式OLED面板,製造出可捲曲的電子書或電子報,即使每頁都加上紙電池,重量和厚度也不會增加很多。消費性電子產品製造商也可將紙電池和晶片整合在一起,製造更加輕便的電子產品,如超薄手機和穿戴型電腦等。(圖一) |

圖一 打氣機由兩個零件組成,左邊是打氣機的主體(電磁鐵),右邊是打氣的橡皮 |
|
在上述未來需求的趨勢推動下,以色列一家名為Power Paper的公司就開發了一種“名副其實”的,像紙片一樣的電池。這種紙電池只有0 . 5毫米厚,由於紙電池是片狀的,因此它的容量也就不是依體積來計算,而是要看它有多大而積。紙電池電壓可達1 . 5伏特,使用壽命為2年半,要提供等同AA鹼性電池的電力,紙電池的面積須達到 1 平方英尺。
實際上,這種超薄電池的供電方式和一般電池類似,也是利用電解質和電極來存儲和輸出電流。但Power Paper的工程師將電解質、含鋅成份的陽電極與含氧化錳成份的陰電極製成一種特製的墨水,因此,這種電池也就可直接印刷在紙張上,不像一般電池那樣須要用容器來裝載電解液和電極(圖二)。這種不需要容器的電池製造方式,其成品形狀、大小和延展性極強。由於這種電池僅需在普通加工環境中製造,因此,製造成本很低,每平方英尺只需台幣約1.6- 2.5元。
另一種可供重覆充電的紙電池是由美國壬色列理工學院(Rensselaer Poly — technic Institute , RPI )的實驗室團隊經歷了一年半所開發而成的,科學家利用奈米管技術,先在薄平板上長出一根根垂直的奈米管,使其成為一張奈米管毯子,接著讓含有離子電解質的纖維素液體灌注在由奈米碳管組成的「森林」中,然後就可以得到一張能夠儲存電能的紙張。科學家在上述紙張的背而放置二次奈米碳管電極,就造就出了超級電容器,最後研究人員在紙張的頂端放置了六氟磷酸鉀電極,於是就產生了號稱像紙一樣薄的可充電電池。 |

圖二:電子墨汁紙電池的基本結構 |
|
「這種紙電池在運作時,奈米碳管電極和鉀電極分別代表電池的正負二極,一開始離子液體會分解纖維素,將其變成膠狀。而這種流質就是電池的電解質,負責將離子從紙的一端輸送至另一端,因此可以產生電子產品所需的電力。在這裹纖維素也當作是電池內正負二極的隔離膜(圖三)。 |

圖三:可重複充電式奈米碳管技術紙電池的基本結構。 |
|
「每張電池紙可以產生約2.4伏特的電壓,能量密度約每平方公分0.6毫安培,若是要獲得更高的電能,則可以如同一般電池串接一樣,將紙電池堆疊起來,甚至要獲得更大的電流也可以從加大紙電池的面積來滿足需求。
誠如壬色列理工學院的教授Roberl Linhardt表示:「這種嵌入了奈米碳管的紙張浸透了電解質,所以在外觀與重量上就和一般的紙張沒什麼二樣,而且90%是纖維素,因此價格上也會很便宜。」
根據壬色列理工學院的科學家表示,這種紙電池可壓可碾可翻轉,操作溫度在攝氏-70至180度之間,若有需要也可以裁切成任何形狀。到目前為止,研究人員僅測式重複放電 100 次,但據他們指稱,紙電池的性能在充電過後並無明顯退化的現象,因此下一步,科學家打算繼續對紙電池進行最高重複充電壽命的測試,並為其能量密度提升進行最佳化的工作。
另外,紙電池具有生物相容性,所以很適合應用在醫療領域之中,如應用在植入型設備的電力供應上,還可以利用生物體的血液或汗液作為液體電解質的來源。此外,研究人員也試著開發其生產的製程,如傳統的滾壓式印刷製程即是一個很好的生產方式。
一家出售血液的公司已開始利用紙電池來保證血液品質。由於一袋袋的血液在運輸過程中必須保持一定溫度範圍內,紙電池就可驅動一個溫度控制器晶片,定時檢查並調整溫度。
由於紙電池的材料主要是纖維素,因此對環境無害,加入紙片電池的產品也可設計成用完即丟的使用方式,因此紙電池的前景將十分可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