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首頁
網站導覽
科展群傑廳
全國中小學科展
臺灣國際科展
科展回顧
科展學習區
生活科學廳
生活科學問與答
國外參考網站
科學研習月刊
生活科學補給站
教學資源廳
影音資源
優質教案
國外參考網站
趣味動畫學習區
i-show直播
分類查詢
全文檢索
科展群傑廳
科展資料
生活科學廳
問與答及補給站
教學資源廳
影音資源
作品名稱
作品摘要
指導老師
全文
資源名稱
全文
資源名稱
全文
名稱
講者
全文
首頁
生活科學廳
生活科學補給站
生活科技
分類查詢
全文檢索
科展群傑廳
科展資料
生活科學廳
問與答及補給站
教學資源廳
影音資源
作品名稱
作品摘要
指導老師
全文
資源名稱
全文
資源名稱
全文
名稱
講者
全文
生活科學補給站
化學
生物
健康教育
地球科學
數學
生活科技
物理
專題導言
STEAM
淺談「智慧電網」
瀏覽人次 3407
加入最愛
文/蔡振明
我們為何需要智慧電網?
德國發展再生能源初期,曾面臨每天停電近百次的窘境。這讓世人瞭解,當再生能源電力逐漸增多的狀況,傳統電網必須加入資訊、通信與自動化科技,整合發電、輸電、配電及用戶,使原來「單向」的傳統電網,轉變成「雙向」的智慧電網(如圖1),以提升電力系統運轉效率及供電可靠度,並促進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智慧電網至少包含:(1)智慧電表,(2)資訊、通信與自動化系統,和(3)儲能系統等。茲略述如下。
圖1. 再生能源與智慧電網架構示意圖(圖片來源:2016.9.5經濟部能源局能源報導)
智慧電表
換裝智慧電表本身不會節電。但透過手機查看用電資料,可以清楚知道設備的用電狀況,而進行節能管理。依據2017經濟部核定之《智慧電網總體規劃方案》,預計投入新臺幣1,399億元,其中智慧電表就編列958億元(占68.5%),可見其重要性。但根據台電綜合研究所沈德振副所長表示:鑑於智慧電表單價高達8,000元,因此擬於2024年前,對每月平均用電在450度以上的300萬戶進行免費換裝,約需耗資240-300億,而節餘智慧電表預算約700億,擬使用於優化電網,增益電網的強韌性與平滑性。
資訊、通信與自動化系統的內容
資訊、通信與自動化系統方面,依據經濟部《智慧電網總體規劃方案》,包括:(1)智慧發電與調度--將投入75億元(占5.3%),執行先進發電技術及大型儲能系統研究,並導入抽蓄水力電廠變速運轉控制,進行可靠之調度通訊系統建置。(2)智慧輸電—將投入107億元(占7.6%),進行繼電器(relay)系統數位化及特殊保護系統建置等,以提升系統輸電容量,利於大量再生能源併網。(3)智慧配電--將投入98億元(占7.0%),進行配電系統自動化開關系統之建置,提高電力調度中心對電網末端資訊的掌握度。
儲能系統的種類與功能
我國未來7年(2018-2025),不穩定的再生能源占比將快速成長,而衝擊現有電網。儲能系統能夠形成電力調節庫。目前世界最常見的儲能設施為抽蓄水力,占90%以上。它是技術最成熟,價格較便宜的儲能方式,儲電成本每度約1元,政府已選址7處,擬新建抽蓄水力電廠(如圖2)。唯考慮它是否有能力調節再生能源「季節性」問題,例如冬季風力發電如何用於夏季?故目前尚未決定施工。
新興的儲能方式,有電池、電轉氣(P2G)、車輛到電網 (vehicle-to-grid,簡稱V2G)等。電池儲能成功的案例,包括澳洲的鋰離子電池(129MWh),主要用於風電產生高峰期,把多餘的電力儲存。目前籌建中最大型的德國液流電池(700MWh),擬建於鹽洞,主要也是儲存綠能剩電。但上述液流電池並無法徹底解決德國綠能過剩問題,所以德國已在全國完成或籌建20個P2G工廠,可以把剩電轉換為氫或甲烷,使儲能逐漸脫離時空的限制─以上設施使德國2017年綠能棄電降至1%,而中國高達16%。V2G則是把電動汽車當作儲能設施,期望它在離峰充電,在尖峰把電力回售給電網,形成「螞蟻雄兵救尖峰」的景況。
圖2. 政府已選址7處擬新建抽蓄水力電廠(圖片來源:台灣電力公司)
蔡振明
臺東縣廣原國小退休教師
能源與節能工作坊
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