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愛科學DIY

資料來源
科學研習月刊57-07

圖、文/謝迺岳
 新竹市科學城社區大學專任講師
中華民國物理教育學會監事

唐朝詩人李嶠在詠「紙」時寫道:「妙跡蔡候施,芳名左伯馳。雲飛錦綺落,花發縹紅披。舒捲隨幽顯,廉方合軌儀。莫驚反掌字,當取葛洪規。」感謝了東漢的蔡倫與左伯改良了紙質,也歌頌紙的屈伸合度像個正直與認真的人。紙的發明使人類文化易於傳承,更是文明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早期的紙用碎布製成,後來使用草木纖維使紙張更為細緻;現代工業在紙上添加一些物質,使紙耐久不黃、柔軟耐撕、易於印刷、甚至更加防水,而能做為精裝書籍、鈔票、面紙、免洗衣褲呢!

 

 紙的本質


紙的原料是植物纖維,構樹的纖維素特別長(9mm)適合做鈔票,竹子的纖維素很短(3mm)只能做衛生紙或拜拜用的紙錢。造紙時,先把植物用鹼泡軟並除去木質素,磨成紙漿後再用紗網撈起來壓實、烘乾就成了。

1.摺紙趣
        一張紙最多能摺幾次?許多人認為可以無限次,實際上只能摺七次,除非使用特別薄、特別大張、並在摺痕處用力壓緊,才有可能多摺一兩次(圖1)。原來為了人們使用的方便,紙的厚薄都在0.1mm左右,摺七次以後變得很厚實而讓人摺不動。摺過的紙體積變小,用橡皮圈發射的紙子彈可以彈射很遠,因為紙子彈受到的空氣阻力也變小囉(圖2)!



圖1.  把紙摺成一小團,可以用來射紙彈
 
圖2.  把紙摺成一小團,可以用來射紙彈  

2. 撕紙趣
        想把一張報紙或衛生紙撕成長條狀,會發現從某些方向撕會歪掉,無法變成均勻的條狀。原來在造紙的時候,濾網總是左右搖晃,使紙的纖維在同一方向排列整齊;沿著這個方向撕紙就能輕鬆變成一長條了。同理,攤開一張報紙,用雙手抓緊紙的兩側後用力往兩邊拉,如果容易拉破且斷口整齊,那麼斷口方向就是報紙的纖維排列方向(圖3)。

 
圖3.  報紙或衛生紙撕開,會發現紙纖維有特定的排列方向                           

3. 驗紙趣
        用優碘藥水在報紙和紙鈔上作畫,會發現優碘在報紙上變成藍黑色的圖案。原來碘遇到普通紙上的澱粉會變色。普通紙為了印刷方便與增加質感,在紙上使用澱粉作為填充與粘著劑。鈔票為了防偽不使用普通紙,而用特殊的油墨來印刷,所以優碘在鈔票上不會變色。
        用優碘在衛生紙上寫字,發現圖案也不會變色。因為衛生紙必須軟軟的,也不須要印刷,所以不加澱粉。這個實驗同時告訴我們,用優碘可以檢驗有無澱粉存在,也能用澱粉檢驗有沒有碘的殘留(圖4)。

圖4.  用優碘寫字畫圖在某些紙上會變色,可以用來驗鈔

4. 滴紙趣
         用水彩筆沾廣告顏料滴在衛生紙上,墨漬會擴散成一大片;顏料滴在影印紙上,則墨漬的範圍小得多,但也會顯出漸層色彩。墨漬的最外圍是清水,愈往內則墨色愈濃;這是水分子在紙張纖維中由於毛細作用而滲透的現象,而墨的分子較大,不容易移動。藉著毛細作用,畫家可以營造渲染的效果,科學家則用來探討物質的成分(圖5)。

圖5.  用優碘寫字畫圖在某些紙上會變色,可以用來驗鈔  用墨水滴在各種紙上,能作畫也可以檢驗墨水的成分
        
        紙的表面塗蠟,就能防水。在一張蒸饅頭用的烘焙紙上用彩色筆畫迷宮,然後滴一滴墨水在迷宮入口,水珠就能在紙上滾來滾去。比比看誰的迷宮最難,又誰能夠打通關(圖6)!

圖6.  有蠟的紙不會吸水,在烘焙紙上玩闖迷宮遊戲吧

5. 開紙趣
        在一張方形紙片的四角上寫字,然後把四個角往內摺。把這張紙放在水上,它就會像蓮花一樣慢慢張開,不但好看而且能傳達情意。這個活動說明紙張由纖維構成,藉由毛細作用吸水而使紙張膨脹。
        進階的遊戲是讓紙的四個角依照順序張開,方法是角上的紙必須彼此壓住。另一個遊戲方法是把紙條捲成螺旋狀,它在水面上會一面旋轉一面張開,很有趣(圖7)。


圖7.  把紙摺起來放在水面上,摺角會慢慢張開,顯現滲透作用

 紙的應用

一般的紙張彎曲後可以彈回原形,所以紙的彈性不錯;紙也很容易摺定型,所以有很好的塑性。紙很容易被剪開與粘合、易於書寫、成本低廉,所以是我們生活中的好幫手。把紙張組合起來,可以做成美麗的花朵;使用厚紙板或瓦楞紙可以疊合成輕量化的家具與房屋。

6. 剪紙趣
        用彩色紙來做一張卡片吧,不論誰收到這張卡片都會很開心。把一張彩色紙剪成兩半,在每半張紙的一端剪成半圓,另一端剪成數條寬度相同的紙帶;然後用編織的方法把兩張紙片編在一起,就完成一張愛心卡片囉(圖8)。

圖8.  紙容易被剪開與彎曲,可以編成各種造型 

        過年要送紅包,用兩個鈴鐺來增添喜氣吧!在一張彩色紙的一端剪一個愛心形狀的洞(洞口比鈴鐺小),並在洞的後方剪兩刀形成一條紙條(寬度比洞小,且不能剪到洞口)。接著,把一條細繩穿過紙條兩側,並從洞口穿出;最後在線的兩端掛上兩個鈴鐺。
        把這個過年小物送給朋友,並請他把細繩與鈴鐺從紙上解出來,但是過程中不能破壞紙張。這個遊戲運用了紙的彈性,所以是個物理遊戲;這也運用了拓樸學(空間變換),所以是個數學遊戲。這個活動彎曲了紙張,就像是蟲洞能拉近星系間的距離,所以這也是個天文學的好遊戲(圖9)。

 
圖9. 利用紙的彈性,可以體驗蟲洞 

7. 鎚紙趣
        把一支竹筷放在桌子邊緣,用一張報紙壓住竹筷,然後用鎚子去敲擊竹筷的一端。慣性能使竹筷折斷,但是報紙的纖維排列方向和大氣壓力也有影響(圖10)。任何活動安全第一,所以負責敲擊的人和觀眾都應站在筷子側邊,而且要戴護目鏡,免得筷子跳起來打到人的眼睛。
 
圖10.  應用紙的張力與慣性,輕鬆鎚斷一支竹筷子

8. 射紙趣
        紙是由植物纖維疊加而成,泡水後就會分解變回纖維素的形態,所以用水能把紙變成紙漿,再用來塑成浮雕或捏成紙球。
        找一支硬質細吸管(或原子筆筆桿)做為槍桿;在槍桿兩端各塞一團泡軟的衛生紙做為子彈。另用長竹籤刺穿一段粗吸管(並用橡皮圈固定)作為推桿。把推桿輕輕推入槍管中,然後再用力一推,槍管前端的子彈就會射到很遠的地方,而且發出「啵」的一聲,很好玩(圖11)。
        濕紙團可以被壓縮,並緊緊塞住槍管;擠出來的水具有附著力,能使槍管的密閉性更好。快速推動推桿時會壓縮管內的空氣,當推力大於摩擦力時,紙團就會被射出;快速膨脹的空氣造成爆破效果,還會看到由於「絕熱膨脹」形成的凝結霧喔!


圖11.  簡易空氣槍,充分發揮了紙的威力

9. 疊紙趣
        紙張的力量比想像中還大。把兩支高度相同的寶特瓶用橡皮圈綁在一起,並直立在桌上當作橋墩;在橋墩上放30張疊在一起的便條紙當作橋,然後倒立一瓶水在橋面上,這瓶水能夠平衡不倒。如果僅用兩張紙做同樣的實驗,能不能使這一瓶水維持不倒呢(圖12)?
        製作紙橋的方法有很多種,原理是把紙張增厚;較厚的紙張可以分攤張力,例如把紙張摺成波浪形,或把紙張兩側往下摺。有時橋梁本身的重量會把自己壓垮,所以現代的橋梁都是空心的架子。用紙張做橋梁可以欣賞古人的智慧,也可以體驗科技之美。

圖12.  兩張紙幣就能撐起一瓶水,原來錢還可以這樣用!

10. 燒紙趣
        不只能吸水,紙的長纖維和油分子結構類似,所以也能吸油。巿面上買得到美容用的吸油面紙,半透明的薄薄一張,當「針孔成像」實驗的屏幕很好用,還可以玩許願的遊戲喔。
        把吸油面紙捲成一圈,直立在紙杯的杯底上。點火燒紙捲的上端,它就會「咻」地飛起來!吸油面紙能起飛的原因是紙灰很輕,而且熱對流旺盛(圖13)。在廟裡的金爐燒紙錢的時候,常看到紙錢一張張自動飛入金爐中,是因為爐火很旺使熱空氣上昇,讓爐外的冷空氣形成強風而把金紙吹進爐內。吸油面紙很薄,所以燃燒的火很強,上昇的熱空氣就把紙灰帶到天空去,同時把我們的心意帶給上蒼囉!

圖13.  用吸油面紙來許願祈福,吸過油後效果更好喔!

        古人燒紙錢給神鬼與祖先以表崇敬,客家庄的惜字亭更有敬天愛物的美德。唐朝詩人岑參在《逢入京使》中寫道:「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可見紙在古代還有通訊的重任。
        從前,過期的報紙與課本常用來包裹食品,或作為煮飯燒水的火種,絕不丟棄或浪費。古時在紙上塗桐油可製傘,能擋雨又很輕便;現代在紙內摻入碳粉或金屬,能導電甚至作為可曲折的螢幕。把紙摺成紙鶴或星星,具有許願的神力。把紙摺成紙飛機,更能承載我們的夢想起飛。在一切電子化的今天,雖然許多紙的用途已被取代,但是仍然有許多紙的可能,等著你去發明、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