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首頁
網站導覽
科展群傑廳
全國中小學科展
臺灣國際科展
科展回顧
科展學習區
生活科學廳
生活科學問與答
國外參考網站
科學研習月刊
生活科學補給站
教學資源廳
影音資源
優質教案
國外參考網站
趣味動畫學習區
i-show直播
分類查詢
全文檢索
科展群傑廳
科展資料
生活科學廳
問與答及補給站
教學資源廳
影音資源
作品名稱
作品摘要
指導老師
全文
資源名稱
全文
資源名稱
全文
名稱
講者
全文
首頁
生活科學廳
生活科學補給站
生活科技
分類查詢
全文檢索
科展群傑廳
科展資料
生活科學廳
問與答及補給站
教學資源廳
影音資源
作品名稱
作品摘要
指導老師
全文
資源名稱
全文
資源名稱
全文
名稱
講者
全文
生活科學補給站
化學
生物
健康教育
地球科學
數學
生活科技
物理
專題導言
STEAM
科學遊戲「大家」談
瀏覽人次 2692
加入最愛
資料來源
科學研習月刊57-07
文/許良榮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科學教育與應用學系教授
近年來觀察到「科學遊戲」受到教師、學生以及家長的喜愛,相關的科學營或研習活動相當的活躍。如果以「科學遊戲」為關鍵字進行google,會出現四千萬多筆的資料,顯示科學遊戲是相當熱門的活動。但是如果以「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進行搜尋,則發現只有76 篇(含學術期刊與一般期刊)。這個現象顯示「科學遊戲」受到的關注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何以嚴謹的方法進行論述、討論或是進行研究,仍然是我們需要投入關注的問題之一。
本期專題訂為「科學遊戲大家談」,目的是邀請長期專精於科學遊戲之教學與推廣的「大家」以自身多年的豐富經驗,提供科學遊戲之設計與推廣的建言。本期共邀請了多位老師與教授撰寫六篇文章,期望能為科學遊戲的教學注入一股活血。
許兆芳先生的
〈再生材料融入科學創客活動之教學經驗分享〉
,利用邊角廢料等等的再生材料,融入科學創客( 自造者) 教育,進行科學實作活動。文章內容透過教學實務案例,分享如何選取再生材料與活動引導歷程,讓學生從實作中累積經驗,應用科學知識來解決問題。
王德麟老師的
〈從童玩談自造科技〉
解析了「軌道車」以及「音樂盒」二種童玩的內部結構,帶領讀者一窺自造科技的奧妙。王老師深入分析其中的科學原理與科學概念,例如軌道車的能量轉換、玩偶循環運作的機械結構;以及音樂盒中減速筏裝置牽涉的轉速與空氣阻力的問題等等。
陳坤龍老師的
〈靜電遊戲〉
,利用生活中簡單的材料,設計了五個饒具趣味的靜電科學遊戲,包括鋁盤飛碟、蓄電瓶、旋轉黑洞、靜電跳跳球等等;可應用於中小學的科學教學,讓學生體驗靜電的現象與理解靜電的科學原理。
盧俊良老師的
〈在實驗小學玩科學遊戲—以岳明國小為例〉
,提供了作者多年來的教學經驗,並以岳明國小為例,描述了兼顧學校課程發展以及國小科學課程目標的教學設計,將科學遊戲帶入課程中,並歸納了「觀摩」、「仿作」、「解題」、「發表」四個步驟的教學架構,能順應每個孩子學習的天性,在「玩」中成長。
謝迺岳老師的
〈紙愛科學DIY〉
,以日常生活隨處可見的紙為主題,設計了十個簡易有趣的科學遊戲,帶領學童實驗操作,包括:紙的本質、纖維結構、化學成分檢驗、摺紙幾何、力學應用等等。內容簡易但是充滿趣味性與知識性。
林志明等四位教授的
〈玩碳奈米材料遊戲—以辦理國小奈米寒假營活動為例〉
,發展了適用於奈米科技的科學遊戲教學模組,能使國小學童認識奈米的新興科技。四位教授設計的遊戲教學模組,包含了奈米觀念之簡介、碳六十、碳八十、奈米碳管、碳奈米探針尖錐模型等等的遊戲教學模組,帶領學童認識自然界中的碳奈米現象。
感謝各篇文章作者無私的分享,但是還有其他很多投入科學遊戲相關活動的老師與教授,限於篇幅或工作忙碌,無法一一應邀撰稿,成為遺珠之憾。無論如何,科學遊戲的教學不是少數人的專利,需要更多的關注、開發與分享,以促使我們的科學教育更為豐富,學生的學習更加快樂!
57-7 科學研習月刊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