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家駿
買房子需要一筆龐大的費用,除了自己原先準備的「自備款」外,剩下的錢都需要跟銀行「貸款」,也就是跟銀行「借錢」,借錢後,如何「還錢」的方式,正是我們在這邊想要用數學來討論的。
一般來說,我們借的錢稱為「本金」,因此還錢也是還本金。如果借了一大筆錢,又隔了一段時間才還錢,銀行沒有任何獲利,那銀行如何會願意讓你貸款呢?因此跟銀行貸款,是需要繳付「利息」。
單利與複利
存錢到銀行和向銀行借錢這兩個行為其實是一樣,只是兩個對象相反。如果是小量存錢(本金)到銀行,銀行依據本金計算利息來讓小量獲利。若是小量跟銀行借錢(本金),依據本金計算利息來跟小量收取,以讓銀行獲利。由於本文以借錢為標,因此我們來看看銀行如何收取利息。
為了後面討論的方便,因此我們先將本金訂為3,600元,年利率為12%(一年後計算利息一次),跟銀行借錢期間3年(借錢期間計利3次)。以方便我們計算與討論。
一般來說,利息的計算有兩種,單利與複利。
單利是不論付息期間是多久,得到的利息均不會加入本金再循環計算利息,也就是說計算利息的本金從一開始到最後都是一樣的。
複利是每次計算利息時,要將之前產生的利息加入原先的本金作為下期的計算利息的新本金。可以說利息變成新的借錢。
以小量為例,如果每次計算利息時,他都將利息還掉,本金沒有增加,就是單利;若他選擇先不還,自然累積到新的本金計算,成為複利。
單利與複利在實際狀況時,差別如下。
單利:

複利:(在此時,我們會需要用到指數記法與等比數列)
.png)
問題1:單利計算還是複利計算,所需還款的總額較高?
同樣小量借款3,600元,由於每次先還利息,單利最後共還給銀行4,896元;但如果借款3,600元,利息不還繼續累積到新本金,複利最後共需還5,057.7408元。因此如果經濟允許之下,應該每月至少將利息還掉,才是務實的還款方式。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當本金P,利率i,借錢期間計利n次。

因此以數學來看,如果每次計算利息時不還,就會造成新本金的累積,計算的利息當然比原本金高,因此還款的總額也會增加,這也正是等比數列的威力。
問題2:本金P,利率i,借錢期間計利n次,那個因素影響最大呢?我們可以將前面的數據分別放大兩倍。



可以發現本金增加,的確會影響利息,但是比起利率的增加,其實也還好,至於借錢期間的加倍,造成的影響更是可怕,尤其後兩者借到的本金並沒有增加,只是因為利息或其間的加倍。同學們可試想每個因素分別調成原本10倍,會如何?
可以繪製圖表關於不同因素的增加(三個圖),對利息的影響。
問題3:現在銀行雖然公布的是年利率,但是通常是每月計息一次,請同學想想每月計息得到的結果與原先每年計息是否不同?
同樣的借錢期間3年,因為每月計息一次,所以年利率12%需更改成月利率12%÷12=1%,借錢期間每月計利共36次。
你發現什麼?比起原本每年計息一次,依年利率12%的計算得到的5,057.7408元,還需多繳93.28元。計利次數n對於利息的影響遠大於利率
。
同樣的借錢期間3年,調整成每日計息一次,所以年利率12%需更改成日利率12%÷365=0.033%,借錢期間每日計利共365×3=1,095次。

從這邊可以發現銀行如何獲利了嗎?一般我們存錢在銀行得到的利率比我們跟銀行借錢的利率低一些,而且我們存款時的計利方式通常是半年一次或一年一次,但是當我們貸款時的計利方式卻是每月一次。在利率的差異以及計利次數的增加,銀行就能賺取其中的差價。
本金平均攤還與本息平均攤還
歸根究底,借了錢就需要還錢,除了利息,本金也是要還的,尤其利息是利用「本金×利率」得到,既然利率無法降低,只能從減少每次計息的本金做起。因此目前銀行除了本金到期一次償還的方式,還有本金平均攤還、本息平均攤還兩個方式。我們再透過數學來討論兩個方法的想法與「眉角」(即竅門)。
「本金平均攤還」,就是本金平均在借錢期間償還,利息則按貸款餘額逐期計算。因此每期償還的本金都一樣,而應繳利息則隨著尚未攤還的本金逐漸減少。
「本息平均攤還」,將借錢期間的「全部本金與利息」,平均分攤到每一期償還。
兩個方式的不同處在於,每月還的本金前者固定,後者不固定;而每月還的錢,前者會隨著本金而減少,後者則是以每月還一樣多的錢。
根據前面的條件,本金訂為3,600元,年利率為12%,跟銀行借錢期間3年。考量每個月還一部分錢,因此每月計算利息一次(以月利率1%),共計算利息36次。我們來比較以下兩種還錢方式:
一、本金平均攤還
每個月還的本金相同,3,600÷36=100,利息每個月依據剩餘的本金計算。
1個月後, 還100+3,600×1%=136元。
2個月後, 還100+3,500×1%=135元。
3個月後, 還100+3,400×1%=134元。
36個月後,還100+100×1%=101元。

隨著每個月還本金,每個月利息會逐漸下降,因此每月的還款金額也會逐漸減少。
二、本息平均攤還
每個月固定還C元,很抱歉,現在我也還不知道,要怎麼得到C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