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首頁
網站導覽
科展群傑廳
全國中小學科展
臺灣國際科展
科展回顧
科展學習區
生活科學廳
生活科學問與答
國外參考網站
科學研習月刊
生活科學補給站
教學資源廳
影音資源
優質教案
國外參考網站
趣味動畫學習區
i-show直播
分類查詢
全文檢索
科展群傑廳
科展資料
生活科學廳
問與答及補給站
教學資源廳
影音資源
作品名稱
作品摘要
指導老師
全文
資源名稱
全文
資源名稱
全文
名稱
講者
全文
首頁
教學資源廳
優質教案
回聲筒
分類查詢
全文檢索
科展群傑廳
科展資料
生活科學廳
問與答及補給站
教學資源廳
影音資源
作品名稱
作品摘要
指導老師
全文
資源名稱
全文
資源名稱
全文
名稱
講者
全文
回聲筒
課程名稱
回聲筒
科別
物理
作者資料
實驗組
授課對象
親子
課程時間
1小時
教學目標
1. 知道聲音的傳遞需要介質。
2. 了解產生回音的原因,並知道生活中能夠產生回音的環境。
3. 製作回音筒。
課程簡介
認識回音的原理,聲音傳遞與介質的關係。
教學流程
一、 引起動機(5分鐘)
請同學分享曾經在那些地方有聽過回音,並提出想法:這些地方有什麼共同的條件。
二、 發展活動(20分鐘)
1. 說明聲音的產生是因為物體的振動,聲音也可以讓某些物體振動,例如對塑膠杯口說話,用手輕觸杯底,可以感受杯底的振動。
2. 聲音的傳遞需要介質,例如空氣。配合真空保鮮罐演示當空氣消失時,聲音無法傳遞。
3. 介紹回音的原理,討論生活中有些場域有可能產生回音。
三、 操作活動(25分鐘)
1. 回聲筒製作
器材:塑膠杯2個、A4塑膠片1張、長10公分彈簧1條、膠帶、鑿子。
操作步驟:
(1) 將塑膠杯中央鑽洞,擇一塑膠杯將彈簧卡入杯底部小洞。(*使用鑿子時請特別注意安全!)
(2) 將塑膠片捲成筒狀重疊約5mm,中段以小段膠帶黏貼固定。
(3) 以裝置彈簧之塑膠杯底部套入塑膠筒其中一端,微調筒徑大小使它可卡住塑膠杯並將它黏貼。
(4) 將兩塑膠杯底部以彈簧相連,並使兩塑膠杯分別卡在筒子兩端開口。
(5) 完成製作。
2. 教導學生對塑膠杯呼喊,不需要太大聲,就可以聽到奇妙的回音。
3. 可調整操作步驟(2)~(4),只將兩塑膠杯底部以彈簧相連,讓學生對回音筒說話,調整彈簧伸長長度,觀察回音效果之變化。
四、 綜合活動(10分鐘)
1. 解釋回音筒原理。
2. 補充有些場域並不希望有回音的產生,例如音樂廳,因此會設置許多吸音的材質,減少聲音的反射。
所需材料或儀器
塑膠杯2個、A4塑膠片1張、長10公分彈簧1條、膠帶、鑿子。
關鍵字
聲音的介質、回音。
與教材的相關性
216-1a.察覺物體發聲時,有在振動(例如說話、打鼓)。
216-4e.察覺波遇障礙物發生反射、折射的現象。
422-3b.知道動物可用聲音傳遞各種訊息。
422-4a.知道利用超聲波可作測量。
422-1c.製作通話筒,傳送聲音。
411-4a.實際製作一個成品模型。